2022年第8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促進我國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深刻闡明推動我國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思路方法和目標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為社保事業發展擘畫藍圖。
這3個月來,全國人社系統持續深入學習,以最快的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精神,以人民為中心,推動社保改革向縱深推進,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服務體系,充分發揮社會保障穩定器作用,不斷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持續學習 深刻領悟精髓要義
人社部黨組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精心部署,抓緊抓實,以上率下,在人社系統廣大黨員干部中迅速掀起學習熱潮。
人社部黨組第一時間組織理論中心組學習,迅速印發通知,對全國人社系統抓好學習貫徹落實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切實將人社系統干部職工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精神上來。
人社部相關業務司局干部職工帶頭學習,深入研討,多名司局長發表署名文章,就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文章精神談感想體會、講貫徹思路;各司局紛紛籌謀先手棋,結合工作進展,積極謀劃下一步工作舉措。人社部把學習成果轉化為促進社保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實際行動,出臺一系列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經辦服務等政策措施。
各地人社部門深入學習,在思想認識上達成統一,理論水平、工作本領都得到顯著提高。
湖北省人社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集中(擴大)學習會,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河北省人社廳組織全系統廣泛開展專題學習、專題講座、網絡宣傳等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活動,不斷提高履職能力和工作水平;江蘇省蘇州市人社局以黨組中心組集中學、業務條線專題學、支部活動交流學、個人自學談感悟等多種形式,學習領會貫徹總書記重要文章精神。
這3個月來,人社系統干部職工自覺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和經濟社會長遠發展中謀劃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以實際行動切實踐行“兩個維護”。大家紛紛表示,要結合當前社保工作實踐,增強做好社會保障工作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切實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及時研究提出具體貫徹措施,印發貫徹落實意見和實施方案,制定相關規劃,奮力開拓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深化改革 攻堅克難完善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為社會保障事業注入強勁動力。
人社系統堅持人民至上,銳意深化改革,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真抓實干,攻堅克難,用心用情完善社保制度體系。
為積極實施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職業年金全面啟動,企業年金加快發展,目前我國養老保險第二支柱已覆蓋人群達7200萬,基金積累規模超4.5萬億元。促發展與防風險并重,年金基金監管持續加強,年金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較好實現長期穩健增值目標,助力共同富裕。加快推進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按照以“賬戶制”為核心的制度設計,抓緊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填補“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制度空白,老百姓養老問題有了更完善的制度安排。
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規范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推進基金投資運營,落實確保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退捕漁民養老保險應保盡保政策措施,讓漁民轉行有保障;會同相關部委出臺延續降低社保費率、階段性緩繳社保費政策,充分發揮社保制度護航經濟的功能;聯合印發《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績效管理辦法》,進一步提升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管理水平;繼續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平穩運行,維護參保人員養老保險權益;加強中央經辦精細化管理服務,提升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效能。
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文章精神,人社部門緊盯制約社保改革的硬骨頭,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斷推進改革。
——為推進全國統籌制度順利實施,人社系統繼續發揮信息化支撐引領作用,加快推進所有省份全面接入部級系統;全力保障系統平穩運行,實現數據全國集中管理,構筑涵蓋事中管控、事后稽核的風險管控體系,保障基金安全,提升治理效能。
廣東省等省份不斷鞏固和規范省級統籌,逐步統一單位繳費比例和繳費基數下限,完善統收統支的基金收支管理模式,按時足額上解中央調劑金。
——為提升工傷保險管理水平,不斷鞏固完善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制度,推進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推動工傷保險擴大覆蓋面。
福建省等省份深入推進建設工程領域、中小微企業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參保工作,推進法定職業人員納入工傷保險保障范圍。
——為構建更加積極的失業保險制度,安徽省等省份加快省級統籌,嚴格統收統支基金管理,增強基金共濟效能。延續實施階段性保障擴圍政策,創新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政策、吸納大學生就業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延續實施降費率政策、階段性擴大緩繳社保費范圍政策。推動穩崗返還“免申即享”、失業保障待遇“免跑即領、免證即辦、免登即發”,加快政策紅利釋放。
——聚焦重點人群,推動參保擴面。為確保應保盡保,人社部將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和新業態就業人員人群作為擴大社保覆蓋范圍的重點,通過針對性宣傳、更加方便快捷的精細化服務進行精準擴面;落實地方政府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和重度殘疾人員等困難人員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低保費政策,確保困難人員應保盡保;優化完善現有政策,創新改革制度,不斷提高各項制度開放性、包容性和適應性,提高廣大群眾參保積極性和主動性,把更多人納入社會保障體系。
湖北省等省份穩步推進參保擴面,以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從業人員等群體為重點開展精準擴面,引導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
——重拳出擊,切實維護“養老錢”“保命錢”安全。人社部把2022年定為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提升年,組織開展全險種社?;饳z查,提升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協同,完善政策、經辦、信息、監督“四位一體”風險防控機制,以零容忍態度打擊各類侵占社?;疬`規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基金安全,確保百姓各項社保待遇落到實處。
深化改革,久久為功。人社系統將不斷提高統籌謀劃和協調推進能力,確保各項改革形成整體合力。
貼心暖心服務管理更加精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提高管理精細化程度和服務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提升社會保障治理效能。
這3個月來,全國人社系統緊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加強社會保障精細化管理,完善社會保障管理體系和服務網絡,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社會保障。
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新增開通了“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登記申請”等8項服務,平臺已累計開通77項全國統一的社保服務,訪問量超過36億人次。全力推動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建立居民服務“一卡通”,社??ǔ挚ㄈ藬颠_13.6億人,覆蓋超過96.3%人口。電子社??ㄉ觐I達5.75億人,今年以來為群眾提供服務50.46億人次。
6月底,人社部聯合相關部委下發通知,實施企業吸納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直補快辦”行動,以加大就業政策實施力度,推動政策速享盡享,助力用人單位穩定崗位、擴大就業。
“喂!是社保局嗎?公司財務賬上怎么多了一筆錢?”7月4日,貴州省鎮遠縣黔東工業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人力資源主管打來電話。
“這是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款。今年鎮遠縣認真落實‘惠企紓困’政策,采取‘免申即享’方式,直接將穩崗返還資金打進你們公司對公賬戶?!辨傔h縣社保局一名工作人員解釋。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人社系統充分利用大數據比對,“追著”政策覆蓋范圍的企業發放穩崗補助,不漏掉一個享受穩崗返還的企業。6月底,人社部辦公廳印發《關于扎實做好失業保險待遇發放工作的通知》,推動失業保險待遇發放“三主動”:主動告知,向失業保險停保人員主動發送信息告知線上申領渠道;主動發放,鼓勵各省探索在疫情形勢變化時通過大數據比對主動向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待遇;主動反饋,及時準確告知失業人員審核結果。
謀定后動,上下一心,全國一盤棋提升社保服務水平。
立足為民服務,各地不斷持續提升優化服務水平,推動社保經辦數字化轉型,努力讓群眾跑腿越來越少、材料越來越簡、時限越來越短。重慶市璧山區社保中心45個事項承諾辦結時限壓縮到1個工作日以內;在新疆烏魯木齊,人社部門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職工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失業保險金申領等20項高頻事項社保業務實現“跨省通辦”。
消除“數字鴻溝”,為老年人提供更暖心的“適老化”服務。江西省銘記習近平總書記“要堅持傳統服務方式和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的要求,構建自助認證、靜默認證、社會化認證“三位一體”認證工作格局。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全國人社系統將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安全網、調節器和減震器,打造人民滿意的社保服務。
助企紓困為抗疫保駕護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揮好社會保障在助力疫情防控、穩定經濟社會發展秩序中的作用。
人社部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推動穩崗返還政策落實提速增效,為扎實穩住經濟、助企紓困護航。
5月31日,人社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稅務總局印發《關于擴大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范圍等問題的通知》?!锻ㄖ访鞔_,在對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5個特困行業實施階段性緩繳社保費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到汽車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等17個困難行業所屬困難企業,以及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生產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將養老保險費緩繳實施期限延長到2022年底,工傷、失業保險費緩繳期限不超過1年。同時,對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生產經營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也可以階段性緩繳三項社保費至年底。
這些政策通過條塊結合方式,更好更精準地支持困難企業。
“合計緩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64萬元,著實緩解了企業資金短缺的壓力!”浙江省東陽市一家中型超市人事專員吳婷婷說,企業通過網報提出緩繳申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緩繳至2022年12月,工傷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緩繳至2023年4月,緩繳期間不收滯納金。
除了緩繳社保費政策助企紓困,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得以優化:穩崗返還標準更高,在前期將中小微企業穩崗返還比例由60%最高提至90%基礎上,將大型企業返還比例由30%提高至50%;留工補助范圍更廣,由出現中高風險地區中小微企業擴大至該地區大型企業,各省份根據疫情影響程度和基金結余情況,還可擴大到未出現中高風險疫情地區5個特困行業企業;支持擴崗舉措更新,新增激勵企業吸納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
目前,全國已向584萬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331億元,惠及職工1.1億人,向195萬戶企業發放留工補助87億元,中小微企業受益明顯。人社部還將加大指導力度,督促各地加快數據比對、加快資金發放,推動政策早發力,效果早顯現。
一系列政策舉措,為穩定市場主體,穩定就業崗位,確保經濟渡過難關提供了堅強保障。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全國人社系統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社保事業的囑托和期待,堅持人民至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盼、新訴求,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游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