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推進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痹谑〔考壷饕I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和核心內涵,深刻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時代課題,為奮進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既是從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中得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也是黨和人民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取得的根本成就。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唯有立足國情、走自己的路,才能將現代化道路越走越寬廣,更好發展自身、造福世界。100多年來,黨領導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這條道路,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夠走得穩、走得好。
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其中,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大重要特征。這是由社會主義的本質、目標和原則決定的,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是立足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這一國情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自覺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
走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人社部門大有可為也應當有所作為。就業是改善民生的根本舉措,實現就業是勞動者增加收入、融入社會、實現自身價值的基本前提,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要把擴大就業容量、優化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作為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千方百計筑牢民生之本。社會保障發揮著民生保障安全網、收入分配調節器、經濟運行減震器的作用,承擔著再分配的重要調節功能。要把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作為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促進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工資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要把構建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系,健全工資決定、工資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作為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促進社會和諧,推動構建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發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礎,人才則是發展的第一資源和核心要素。要把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作為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道路決定命運,實干成就未來。在意氣風發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邁進的新征程上,我們要把促進共同富裕作為價值追求和現實任務,勇擔重大責任和光榮使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人社力量。(本報評論員)